从上个月起,2000幅“深圳十大观念”的公益广告陆续登陆深圳的公交站台、地铁站台等公共区域,在鹏城街头再添一道令人过目难忘的文化风景。近年来,以“深圳十大观念”、“论语金句”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新公益广告渗入到鹏城的每一个角落,在潜移默化中,公益广告牌成了折射城市人文精神的一张厚重名片。
在鹏城的街巷中行走,细心的市民已经习惯了与各式各样的公益广告温暖相遇。在市民中心的公交站,“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的十大观念公益广告格外抢眼;驶过儿童医院,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献血献爱心”的广告牌;沿红荔路走下去,李云迪的大幅形象召唤着大家“人人尊重志愿者,人人争当志愿者”,接着是“红马甲”的“提升交通文明,你我共同参与”;到了鲁班大厦,站台上屹立着的则是《论语》金句公益广告“德不孤,必有邻”……一道道文明风景可以看足一路。
高天琪今年年初刚到深圳工作,过去20多年一直生活在东北。“我一直在留意十大观念系列的公益广告,看到了好几个,但可惜还没找全。”高天琪每天坐公交车再转地铁上下班,让他印象最深的,则是“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它体现出了深圳给我的感觉,非常包容、年轻、开放,这也是深圳深深吸引我的地方。”
经常带儿子在莲花山公园散步的小学老师薛晓新,有一天突然发现,对文字提不起兴趣的儿子居然拉着她去看车站的广告牌。“我当时特别惊讶,要儿子平时坐下来读10分钟的书都困难,居然会被公益广告上的论语给吸引住了。我清楚地记得,那句话写的是"不知礼,无以立"。”她说,“在公交车站和地铁站推出这一系列公益广告,非常能代表中国、代表深圳,而且对我们来说可读性也非常高。”
如何用美好、温暖的方式激发起人们内心的认同感?深圳的宣传文化部门为此不断探索各种形式的创新公益广告。在去年大运会之前,市委宣传部推出了4000多幅、30款的《论语》金句公益广告,甫一面世,就抓住了不少市民和中外来宾的眼球。而如今,2000幅 “深圳十大观念”公益广告挟一股清新之风而来,让市民在匆匆走过之际,也不忘默默念起这些影响过一代人的“深圳观念”。
这几日,全市的户外媒体加入了文博会的宣传阵营,在第八届文博会举办期间,两则关于文博会的公益宣传广告“文化中国,创意深圳”、“建设文化强市,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户外立柱、LED屏等滚动播出,将文博会的热烈氛围渲染开来。
“公益广告在深圳遍地开花,离不开对应的一套公益广告运行机制。”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王晓华说,去年深圳通过了《深圳市公益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近期还将推出这一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随着法规的进一步细化和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公益广告宣传的运行机制建立完善,深圳公益广告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还从2005年起每年坚持举办公益广告大赛,为公益广告创意设计搭建良好平台。7年来,大赛吸引了无数创意设计人士参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公益广告作品。2010年大赛正式更名为“设计之都(中国深圳)公益广告大赛”,已成为深圳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
“公益广告里涵盖着城市的人文精神,是对城市文化的凝练,也是城市品质的一种流露。深圳街头这些亲切、温暖的公益广告,体现了深圳政府与市民在沟通方式上的一种尝试,而这也是深圳建构城市文化的一条必由之路。”王晓华说。
下一新闻:广告“吹”过头 一公司被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