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四川宜宾副市长谢杰表示,2012年5月14日,四川省政府关于《四川宜宾五粮液机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请示经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复立项。宜宾机场将迁址重修,并命名为“宜宾五粮液机场”,机场预计建设工期为3年。(《华西都市报》5月24日)
“酒香也怕巷子深”,尽管五粮液已然是鼎鼎大名,不过,当地政府似乎还觉得不够,为了让酒香继续弥散,不仅宜宾机场为此迁建,就连机场都将以“五粮液”来冠名。可以设想,随着“五粮液机场”的启用,插上了“翅膀”的五粮液,当然更将美名远扬,酒香四溢。
事实上,机场作为一座城市的窗口,当然需要充分体现并展示出城市的特色,从这个角度来看,有着“酒都”别称的宜宾,单单酿酒史就长达三千年,酒不仅是宜宾的重要产业,酒文化同样也是宜宾的重要城市特色。既然如此,以当地的著名酿酒企业“五粮液”来为“酒都”的机场冠名,看来也再恰当不过。不仅如此,尽管宜宾机场首开以企业命名机场之先河,尽管多少有些特立独行。但既然机场根本上是为当地民众以及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的,以企业来冠名,似乎也不能说是屈尊下嫁。
某种程度上,相比机场命名过程中更多的官方话语权甚至官方背景与色彩,机场命名更多沾上地气,真正体现地方特色,未尝不是机场命名的归位。不过,宜宾机场被冠以“五粮液”之名,是否真就意味着机场命名权由官方向民间的回归,恐怕还不能想当然。不可否认,以“五粮液”冠名机场,固然体现了对于地方企业的扶持与助力,以企业冠名的机场,也将有望强化品牌效应,并让机场的商业价值最大化。不过,作为商业客流汇聚枢纽的机场,其商业价值固然不言而喻,但是,作为城市的窗口的机场,显然不应过于强调对其商业价值的过分挖掘。尤其是机场的命名,也更应体现出地方的文化魅力与特色,而不应仅仅成为一块商业广告牌。
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五粮液对于宜宾的经济贡献不容低估,甚至是宜宾最重要的名片之一,但宜宾毕竟不仅仅只有“五粮液”这一名酒品牌,同样有着“万里长江第一城”、蜀南竹海以及两千三百年建城史等厚重名片,即便是经济领域,除酿酒业之外,宜宾的旅游业、农业同样不遑多让,别具特色,以单一的商业品牌冠名机场,极有可能对原本多元化的地方文化特色形成遮蔽与压制。
不仅如此,“五粮液机场”的命名,究竟是谁的主意?有没有经过宜宾民众的充分讨论,并获得当地民众的支持?恐怕同样值得追问。假如“五粮液机场”的冠名仍然只是官方拍板,所谓的服务地方,支持企业,也极有可能不过是官方的自以为是罢了。
一言以蔽之,机场的冠名的确需要更多的接上地气,并充分尊重民意,但这绝不意味着本该内涵丰富机场命名可以干瘪得只剩下一块商业广告牌。
上一新闻:亚洲羽坛盛产广告天王
下一新闻:商标设计—设计要素几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