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2点,第三期新浪传媒论坛:盘点2012传媒大事件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倪宁、《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李鸿谷、央视《看见》制片人李伦、《凤凰周刊》主任记者邓飞等十几位业内专家学者齐聚新浪,探讨2012年传媒热点事件,以下为嘉宾针对“重庆卫视商业广告重新登场”事件进行的讨论实录:
事件简介:
西方公共频道的主要收入,来自观众缴纳的视听费,或财政性补贴。为形成中国的BBC模式, 2011年3月1日开始,重庆卫视宣布取消商业广告。然而这样的变革,给重庆卫视带来的直接影响却是收入的减少和经营的惨淡。
今年3月15日晚,在《重庆新闻联播》播出结束后,重庆卫视出现了一条酒类广告,此举立刻引起了观众的注意。这是重庆卫视在一年多前被打造成“红色频道”后,首次播放商业广告。随着这条广告的播出,“红色频道”的神话被打破。
《新京报》传媒研究院总监曹保印: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重庆卫视商业广告重新登场,也给试图没有商业广告来做的一个响应的卫视,也许可以把有这种想法的人彻底把这种想法打消掉。但是说实在的,重庆卫视商业广告这样一个事情,我再说一个小事,也可以反映出我们现在很多大学学生他们的想法。
前一段时间我们报社的社长去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课,其中在提问的时候,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就问我们社长一个问题,你们新京报干嘛那么多广告,不能没有广告吗?至于说这个问题引发什么我不说了,我就是说我们清华大学这样的学生都会有这种想法,出现这种事情是不是需要我们反思一些东西。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资本家说过,广告是报纸的血液。
《新京报》传媒研究院总监曹保印:我记得美国有一位总统说过,如果我再有来生,我要做广告人不做总统。
《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李鸿谷:我个人经常接到读者来信和电话,怎么这么多软文和广告,你们能不能不登广告。他们想说你的公共性,你的公益性,我介入公共生活的能力。如果你要是很强,你广告本身不会带来意义,你能力弱,你广告会成为人家垢病的一个出口,他也许指责是你的光过,不是指你的广告有多少,而是你介入公共属性降低了,对这个不满转移到了广告上,这个值得我们反省。
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环球总监龚铭:我们举个例子,我们跟美国合作的时候,我们有一些纯粹商业利益驱动的,也有一些他们公共的媒体,比如我们会接受他们公共电台,他的运行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肯定资本运行的作用更大、更强,但是他存在这样的生存空间。公共空间是存在的。我在想我们的形式,说到底我们都是在一个共同的盖子下谈这个话题,你很多是有限的。
上一新闻:2012中国报业广告年会在海口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