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出生,至今不过一年。虽然概念朦胧:“长度3至15分钟,在网络中流传的电影”;却迅速成了正着急找米下锅的网站的宠儿,几乎所有视频网站都推出过各自的微电影征集播映活动,被拉来给微电影担当“监制”、“制片”以树立“样板”的,有诸多名头很大的大电影人,姜文、顾长卫、贾樟柯、陆川……可是,人们刚在感慨技术进步降低了拍电影的门槛,给很多人提供了新的表达可能,却突然发现,微电影也已迅速被广告重重包围,“纯表达”的空间越来越小。在前几天举行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产业论坛上,搜狐副总裁刘春直言,要商业还是要原创的挣扎,令时下的微电影处境尴尬。
刘春的“尴尬论”话音刚落,便在微博上引发围观,2小时内被评论、转发700余条。有人认为,低成本高画质,傍着“碎片年代”的新流行微电影应该有一套盈利模式;而很多影视爱好者和网友坚持,微电影不该是被广告绑架的婴儿,要守住人文情怀和艺术表达。
“一出生就干起广告营销”?
细细一看,微电影里广告埋得到处都是。王珞丹主演的《超极本来了》,戏仿“碟中谍”设计了盗窃、换装、遥控几个场景,但整体节奏把握一般、人物表情单一,“笔记本”广告则生硬植入,因而被不少网友批为“纯广告电影”。《不说话的女孩》,表面是穿插着怀旧画面的“小清新电影”,有漂亮的男女主角,还有用手语表白等段落,用一首英语歌曲做背景音乐……但缺少故事,只是生活花絮的堆砌,片尾植入奶片,歌词中如念咒般重复出现“牛奶”,被评为“一个带广告的音乐电视”。至于号称投资千万、横穿美国取景的《66号公路》和《一触即发》,在戛纳广告金狮奖得主安东尼·霍夫曼执导下,让不少影迷“很受伤”:冠名主演的莫文蔚和吴彦祖,不过是真正主角——某品牌汽车的司机而已。
就连被赞为“催泪弹”的微电影鼻祖《老男孩》,也被眼尖的网友看出画面中闪现的某汽车品牌。而且,还没等观众擦干感动的眼泪,运作《老男孩》的网站已急不可耐推出由该片领衔的“青春主题”微电影,9部作品,主角、故事、背景都在变,唯独在《老男孩》中亮过相的汽车品牌没变——一网友尖锐发问:“一出生就干起了广告营销,莫非微电影就是微广告?”
有人统计,今年上半年有电影人加盟的20部微电影,超过一半是品牌出资拍摄的“微广告”。面对5亿左右的网络观众,每部“微广告”支付给播放的网站数千到数万元不等的“亮相费”,网站自然挺滋润,既有真金白银落袋,还赚得了互联网行业最看重的人气。数据显示,明星加盟的微电影,每部的点击量都以千万计。某网站推出的一组由品牌出资的微电影,2小时总片长,累计点击量超过2亿次,而去年中国影院电影的总观众人次不过3.68亿。商家这样做广告,性价比那是相当的高。
能不能“独自长大成人”?
也有不甘心充当广告傀儡的电影人,挺身而出用文艺范儿标榜微电影。不过,想拉一把微电影却自己挨了一顿“板砖”的导演不在少数。蔡明亮不久前推出的首部微电影《行者》,被不少观众批为“闷片”:它25分钟长,没有一句对白,十分晦涩。尽管导演一再提示观众“重新审视流逝中的城市永恒”,但抽象的概念和表达,招来大量板砖。
王小帅说,微电影就是“用单纯的构思,表达自己的坚持”,但微电影能不能在单纯与坚持中“独自长大成人”?
电影人林航告诉记者,微电影的“微”,意味着与影院电影不同的篇幅、技术,也意味着观众不同的观影心态。要把握好作为微电影内容创新之前提的“技术结构”,也要把握好它的“网络消费”特性。要摆脱成为广告傀儡的命运,微电影本身必须有不可替代的技术个性和文化个性。
法国微电影《调音师》,善用微电影的篇幅特点,驾驭了网络的话题营销,被微电影圈内视为标杆之一。《调音师》讲述一位钢琴师化装成盲人帮人调音;一次调音时,他无意中撞见一起凶案,尽管竭力装成一无所知,但凶手还是对他起了怀疑;他只好不停弹琴强作镇静,喃喃自语“只要琴声不停,她就不会开枪……”琴声之中,等待结局的观众,等来的却是影片结束的字幕——人物命运由此延伸到微电影篇幅之外,成了全球“微影迷”的热议话题;博客论坛中满是影迷自编的“续篇”,而片中一些小细节被他们反复解读,似乎都是左右人物生死的“伏笔”。就像有些人猛抠字眼琢磨《红楼梦》那般。网络上映已超过一年,有剧情有话题的《调音师》至今热度不减,最大的受益者当属影片编导奥利维尔·特雷纳,这部微电影成了他最好的个人广告,据说有不少大制片公司带着项目登门造访。
对于微电影,与商业结合还是坚守原创,其实并不是单选题,就像影院电影一样。当然这道题不容易解。
上一新闻:沈阳:车身贴满广告 最高罚款500元
下一新闻:办公室背景墙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