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唯美的散文,或是一段磅礴的历史故事,当你在朋友圈里读到类似好文章时,有没有担心这是某个产品的软广告。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微信朋友圈成为许多人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而广告商也瞄准了这个市场,开始把广告写成故事,诱人阅读。
曾有网友戏评朋友圈三大恶:晒娃、微商、秀恩爱……如今,随着广告商瞄准朋友圈这块宣传宝地,一些极具趣味或内涵却又充满商业性的软广告开始大肆充斥朋友圈。这样的文章你喜欢看吗?
朋友圈里的软广告
前不久,东方卫视一档火爆的娱乐节目《极限挑战》停播,拥有无数粉丝和好口碑的节目突然停播,引发了媒体和网友的无限猜测。停播期间,一篇《<极限挑战>究竟为何停播?》的文章出现在朋友圈里引起广泛关注,阅读量一度高达数万。
网友小杨看到朋友圈里的这篇文章,出于对该节目的喜爱,急切地打开了这篇文章。文章一开头提到了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节目停播的几种猜测,随后又提到节目中的明星孙红雷,然后又转到孙红雷曾饰演过的角色——电视剧《潜伏》中的余则成,提到余则成的代号曾是蟹,最后重点居然落在了螃蟹身上,“究竟哪里的螃蟹最好呢?”看到这里小杨才明白,原来这竟然是一篇关于某品牌大闸蟹的广告。而他关心的节目停播原因和开播时间的问题并没有答案。
小杨在文章下边评论道:“看了半天才知道是广告,你这是坑我呢?”朋友回复他,这是帮别人转发的,目的就是推广某品牌的大闸蟹。小杨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现在广告都这么玩了。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这样的软广告如今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非常盛行,包括房产、汽车、珠宝、化妆品、服装等各类商品里的大品牌,都开始利用这种形式做起了广告。最常见的是一些房地产广告,多数冠以某个新闻事件的题目,如《公积金调整买房又省钱了》,内容除了公积金调整的新闻以外,下面则是楼盘的介绍,由于相对比较生硬相对缺乏阅读量。而一些比较软性的文章则阅读量非常高,比如某汽车品牌的广告文章,从二战谈到丘吉尔,再谈到丘吉尔作战时乘坐的汽车,再回到广告本身,阅读量达到十万以上。
另外,在微博上也有类似的软广告。在朋友圈里出现的软广告,多数是一些关联性比较强的文章,而微博上的软广告则更多的是利用名人效应。尤其在一些粉丝量极高的营销账号和段子手的微博里,经常会有类似的广告。
谁在写这些软广告?
《<极限挑战>究竟为何停播?》一文在朋友圈被广泛转发后,引起了记者的兴趣,随后记者通过微信与该文的作者取得了联系。作者小苏目前就职于北京一家广告公司,每天的工作就是撰写各种网络上的软广告。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从事这个工作?做了多久了?
小苏:并不是我选择了这个工作,是这个工作选择了我……好吧,其实当初一毕业就进了这家广告公司,至于做什么工作并不是我决定的。做了一年公共助理后,老板专门找到我们公司几个能写的人,说要专门成立负责网络软文写作的部门。其实早期公司有软文部门,但他们写的东西都比较传统,不符合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老板觉得我们几个新人都是年轻人,更了解新媒体客户的阅读
习惯,所以这一做就是两年多。
记者:网络上的软广告有什么特点?怎样吸引人阅读呢?
小苏:隐蔽,一定要藏得深。过去传统的广告就是直线传播,我说什么你听什么,受众选择权小。比如电视上的广告,电视剧中间插播一个广告,不看也得看。如今新媒体完全不同了,资源太丰富了,大家选择权大,不是什么都非看不可。网络上一篇广告文章,为什么我要点开看呢?这就需要吸引人的题目,哪怕是标题党呢,先把人拉进来再说。当然了,如果内容什么都没有,那宣传效果也不好,并不是点击量高就效果好,这一点广告主们更明白。内容要好看,也要吸引人,像那个节目《罗辑思维》说的一样,内容要有趣、有料、有种。然后才是广告的事,怎么能跟产品粘连?好的软文可以做到天衣无缝,文章有趣,读者最后读到了广告会感兴趣而不是反感,这很难,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天时是新闻事件或网络热点,地利就是说产品正好特别符合这个事件的特征,人和就是作者的能力够高,能把天时地利捏合起来。这样才能有好的作品产生。
记者:听起来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目前这个行业的发展情况怎么样?从业者多吗?收入如何?
小苏:当然,没有什么事是容易的。从业者应该说越来越多了,据我所知,目前北京绝大多数广告公司,大大小小的都有专门负责写这类文章的人。收入么,就看你的能力了,出不来好作品天天写也没有多少钱,一旦文章的阅读量上去了,名声来了,一切就都来了。行业里有几个牛人是我们都很佩服的,经常能写出名利双收的好文章。
网友如何看网络软文
在小苏看来,好的文章既要满足广告主的宣传要求,也要满足受众的阅读要求,然而这样的文章却并不易得。毕竟大部分软广告的水平并不高。那么作为阅读者的网友如何看待这类文章呢?
记者随后在网络上做了一个调查,大约50多人参与了调查。在如何看待朋友圈里的软广告的回答中,选择“很有趣,喜欢看”的仅有6人,选择“根据文章内容和水平决定”的多达24人,而“无所谓,看不看都行”的也有11人,还有9人选择“反感,不喜欢看”。
整体来看,有一半网友会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水平来决定,这结果反映了小苏所追求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文章,也是网友们喜欢阅读的。
前文提到的小杨,对于大闸蟹的文章虽然有些不满,但谈到这种形式,他却有不同的看法:“我没有从文章中得到我需要的信息,不过说实在的,文章里一些小故事还是挺有意思的。比如余则成代号为什么是蟹?我也是看了才明白。这类广告你说好吧,也确实没有提供我需要的内容;说不好吧,但还挺有趣味性的,至少我能读完,相对而言这就算挺不容易的了。”
针对某汽车品牌关于丘吉尔的软广告,网友“天天”说:“这文章太牛了,我一开始以为就是在谈二战,里边很多故事都没有听过,比如丘吉尔为什么总要拄拐杖?他年轻时帅帅的照片,在战场上英姿飒爽地坐在吉普车上的照片,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至于最后落在广告上,我不但不觉得突兀,反而很想拥有一辆和丘吉尔有关系的车,这广告对我来说太成功了。”
不过也有人完全不喜欢这样的软广告。网友“杰森宝瑞”说:“这些广告现在到处都是,朋友圈里的文章我一篇都不愿意看了,你都不知道哪个是标题党,哪个里边埋着广告。有些广告为了推商品,没有关系的事也硬要往上贴,最后连常识都没有了,根本没法看。”
根据网友“杰森宝瑞”的推荐,记者也看到了一些水平不高的网络软广告。这些软广告有些内容是假消息,有些仅靠一个惊悚的标题吸引眼球,而内容除了广告空无一物。即使放下水平高低不谈,一些内容甚至涉嫌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让人不敢苟同。
记者手记
软广告代表传播趋势
新媒体成为主流广告载体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这几年里,整个媒体和广告界都在跟着这种变化在升级。但时间这么短,太多人还没有准备好,以至于标题党和各种虚假信息可以在朋友圈里肆意横行。这既是从业者的问题,也有监管者的疏忽。然而作为受众的大众来说,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看起来有点乱的新媒体环境。
不过,正如记者在对网友的调查中所看到的,不管“贵圈”如何乱,大众已经开始逐渐用手指来做出了选择。糟糕的文章和公共号直接取消关注甚至屏蔽,优秀的文章和公众号则是转发加关注。
任何市场新兴伊始都是一个大浪淘沙的阶段,当大众看到那些朋友圈里优秀的软广告,不仅被吸引,而且也希望去传播,这就是加速了优胜劣汰的过程。而这些留下来的优秀软广告最终会比传统广告更有趣,更可读,更具有传播价值,这也代表着广告传播的趋势和未来。
上一新闻:3000万元60秒广告把谁蠢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