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苹果召开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公布了iO S 9、O S X、w atchO S系统更新和其他服务。让不少果粉感到意外的是,有关智能家居平台H om eK it所言甚少,只透露,可以利用Siri从iw atch控制H om eK it产品。
苹果多次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欲说还休”与国内厂商发力智能生态的“高调吆喝”截然不同。今年,各大手机厂商密集发布新品的背后,都打着布局生态的旗号。这种对比,在幻腾智能C E O王昊看来,恰是国内外做智能生态的不同剖面。H om eK it更侧重于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深度整合;而国内厂商目前仍大踏步地“占山头”超前迈进。
南都记者采访获悉,国内厂商为生态排兵布阵的背后问题不少:合作的雷声大雨点小,产品远离用户需求;目前更多是“展会产品”,在面对规模化时有难度;智能产品的渠道依旧没有打通。
低价切入 占领山头急布局
本月初,魅族正式发布魅蓝N ote 2。这是其获得阿里巴巴5.9亿美元战略投资后发布的首款手机新品。售价仅为799元,在场媒体大跌眼镜。事实上,其背后是以低价切入,进而打造智能生态的逻辑。
无独有偶,时间再推前一周,同样在北京T CL么么哒品牌发布么么哒3S手机,也同样仅为799的价位。背后的逻辑更为相似———T C L当天宣布,直接将么么哒品牌定位于一个智能生态品牌,以手机等终端为入口,打造智能生态圈。T C L通讯C O O王激扬向南都记者解释:“希望可以借由么么哒等子品牌构建T C L智能家居生态圈,为智能生活类产品探路。”
以魅族和T CL为代表,以手机切入生态,成了各大厂商一致的逻辑。
逻辑显而易见,正如魅族总裁白永祥所说:“智能手机依然会是核心的终端设备”。王激扬从市场的角度则认为:“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发展到今天,从硬件方面已经很难找到显著差异点,而从智能家庭等领域来说则还有很大的市场。”
从时间上看,在过去的2014年,行业内跃跃欲试的厂商早已完成排兵布阵的阶段,包括魅族、小米,以及华为、T CL等企业快速“占领山头”。而今年,无论是小米CEO雷军还是魅族副总裁李楠,都将2015年视为关键一年。李楠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曾直言:“如果竞争对手跑到前面去的话,规模一旦放量就会很恐怖,2015年将是智能生态格局确立的关键一年。”
合作为王,但缺乏深度合作 远离用户
再回到一年半前,智能家居生态风潮刚刚兴起,行业最重磅的新闻是Goolge以32亿美元收购智能设备公司N est。当时南都记者采访行业人士得出的结论是,不同行业的品牌企业应该合作,各自发挥优势。比如硬件企业需要一些公司帮助它来运营数据资产;而对互联网公司来讲,传统的巨头能让客户端的数量集中起来。
王昊在行业里创业多年,他向南都记者分析:“其实一直看到一些传统厂商不停试水互联网,但后来发现其模式、品牌和理念都不相符,最终还是选择了合作。”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乎半年不到时间内,“合作为王”愈演愈烈。
魅族副总裁杨颜认为,互联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全新生活状态,不会有一家公司在每一个业务里都做得很完美,这恰恰凸显了合作的重要性。阿里云计算公司总裁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王文彬也表示,阿里云在技术端很强,但在用户端不具备硬件能力,这是阿里选择与魅族、海尔在智能生态合作的原因。而魅族多次表示,其在智能生态方面主要还是采取建平台的模式,该平台向所有硬件厂商和智能设备厂商开放。
在王昊看来,这种合作对整个行业来说是有意义的。但同时,他也认为,目前国内不同厂家的合作其实并非深度的整合,不少甚至是“面子工程”。
这种观点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认可。千家网创始人向忠宏认为,国内不少手机厂商也只是通过投资或者并购把垂直细分领域的创业企业接入到生态中,事实上后期却没有真正的深入合作。
有业内人士以H om ekit为例解释:“苹果其实在尝试做一些深度整合,比如从用户角度考虑Siri的控制等。而国内不少厂家的合作,充其量是召开个发布会,却没有对用户体验和产品有显著提升。”
产品瓶颈 展会产品难以规模化
在南都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各大手机厂商都认同并看好苹果H om ekit的模式。但他们都认为,行业还会为第二家、第三家留有余地。幻腾智能的王昊更乐观地认为:“H om ekit如果本地化会面临着诸多水土不服,反倒会有本土的厂商来做这个市场的老大。”而且在他看来,市场足够大,足以撑起几家平台公司。
在这样乐观的市场预期中,现在看到了五花八门的智能产品。
苹果首批发布的H om eK it智能家居产品分别来自5家厂商,这些产品可以通过iPhone、iPad或iPodT ouch控制灯光、室温、风扇以及其他家用电器。
关于产品的切入口,王激扬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曾举例:“比如厨房未来用到视频通讯互动可能很多,比如你现在需要查菜谱,但我们可能提供真正的厨师给你视频指导;或者妈妈做饭时需要小视窗监控另外房间的小孩;再比如厨房能不能变成家庭健康管理中心,等等,这些方向都是我们在做的新产品的思路。”
在一项最受欢迎的智能产品的调查中显示,除了智能手机外,手表、手环、无人机、净化器、3D打印机、吸尘器、智能空调和车载导航都成了用户最关注的切入点。
即便看起来非常热闹,但目前鲜有真正应用的产品上市。王昊的概括更为形象:“目前更多都是展会产品,这些产品可以制造噱头,但在大规模复制并推向市场时就会面临不少问题。”以渠道为例,他认为,目前还没有通向用户的渠道。
产业链协同 不会一家独大
事实上,除了渠道之外,产品本身的创新也不容忽视。
比如,在行业中,中上游基础环节的创新能力更应该被关注。事实上,真正能否取胜,并不在于这个行业被投了多少钱,或者有多少大佬合作,而是要看基础环节的突破有多大,比如芯片等上游公司,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改进用户体验。
戈壁投资合伙人徐晨此前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上游的芯片公司应与下游终端制造商一起去改进用户体验,芯片厂商可以搭建硬件的供应平台,与终端产品的制作厂商,给到硬件设计、供应、测试等方面的资源和支持,共同测试用户体验,加速产品快速换代。”
或许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目前国内不少厂家将精力集中在了平台之上。以魅族为例,其希望构建一个注重用户体验的平台,把业务、功能交给第三方去完成。同时,平台把流量带给第三方,用这种方式打造一个双赢甚至多赢的状态。
向忠宏向南都记者分析:“智能生态的未来格局一定不可能一家独大,肯定是两到三个平台形成寡头竞争的局面。虽然这两三家平台在云端还是会连接,但只是做一些信息数据共享,每一个平台还是有自己独立的品牌、商业模式”。在众多参与者中,他更看好海尔U +、腾讯等公司,其表示:“他们从硬件连接到云端,到云平台,再到与用户的渠道和服务,基本都是打通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对于创业公司,他的建议是专注细分领域,比如,提供某种技术解决方案或者连接能力的公司。
事实上,抛去智能家居生态的浮躁,目前智能家居产业,无论大小厂商都处在教育市场的阶段,远不到拼价格的时候。在这样的起步阶段,王激扬的心态或能代表目前国内厂商的态度:“当前国内手机市场变化非常快,已经不允许企业试错,因此对于手机企业而言慢就是快,只有准备好了,才能快马加鞭。”
上一新闻:学校旗帜制作价格参考,上海学校旗帜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