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扫黄,无疑是马年开年最火的新闻。此番曝光,堪称东莞“三级地震”。“地震”之后,“东莞加油”、“东莞挺住”的呼声立刻泛滥于网络,让人大跌眼镜。网络上对于央视的挞伐之声更是甚嚣尘上。有的骂央视直接曝光失足妇女面部严重侵犯隐私,还有的骂央视兜售完道德之后却不讨论解决办法。央视扫黄算不算“只见芝麻不见西瓜”暂且不谈,但类似卖淫嫖娼现象,的确全球皆然全国若此,东莞只是一个“集大成”的代名词而已。
事实上,卖淫嫖娼在任何时间任何土地都从未被消灭,这也许是由人类弱点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央视曝光东莞“黄流”显然是有策划的,策划的目的当然不能排除夺人眼球的轰动效应,地方电视媒体就最喜欢在新闻淡季去暗访卖淫嫖娼。这当然不能说有错,因为按照现行法律,卖淫嫖娼毕竟是违法的;问题是,媒体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可否到此为止,然后下一次接着又去曝光?
同样,很多人之所以如此关注这条新闻,将长达几十分钟的央视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猎奇心理:哦,传说中的“莞式服务”原来是这样的。央视如此详尽的细节偷拍,无异于一种另类的广告,“性都”会令更多男同胞向往,“莞式标准”也会被他处大面积效仿。除此之外,真的会因为被央视曝光了,卖淫嫖娼就在全国范围内禁绝吗?不可能。所以,这种为了曝光而曝光,最终制造的效果,更像是一场娱乐狂欢。网站报道此事,无不专将“涉黄场所情色用具”做了一个小标题。
显然,无论报道者还是受众,都在以一种娱乐的心态看待央视扫黄。其实,也许真的该摆到桌面上来好好谈一谈:为什么“黄流”永远不可能禁绝?为什么东莞色情业居然能够产生所谓“莞式标准”?或暗或明的色情业对于地方经济究竟存在怎样的影响力?“爱夜蒲”这样的夜店股都能在港上市并且广受市场追捧,我们的治理模式是否仍停留在割韭菜的老套路上,永远跟着媒体曝光去执法?禁了明娼,会否反而助了暗娼?“被窝里的需求”既然大量存在,可否选择性无视?所谓“长效治理机制”究竟是什么?
媒体用猎奇的手法去报道,受众用猎奇的目光去“欣赏”,如此扫黄行动无论再怎么声势浩大,也无非只是一场娱乐狂欢。背后的原因、疏导的途径、治理的模式,这些话题的讨论与关注,远比直播失足妇女的“工作现场”以及看着她们被押上警车的“过瘾”,重要得多。
上一新闻:上海逸晨亮化工程公司灯光系统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