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学同时存在几个同名账号,标明“某某检察院”的账号却在推送企业广告……2012年8月正式上线的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个人和组织机构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实现与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但是不少网友反映,这一平台在带来海量信息聚合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乱象,令人担忧。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围绕微信公众账号的申请、认证等需求,已经在网络上生成一条隐蔽的灰色利益链。
“幽灵账号”频现,“检察院”推送企业广告
7月初,参加完高考的小林打算了解一下北京理工大学,便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搜索该校的信息,但接下来的经历让他一头雾水。
“当时微信公众平台上出现了两个北京理工大学的公众账号,其中一个还是微信认证过的,我以为是学校开设的官方账号,没多想就关注了。”小林说。
据小林介绍,在关注了“经过认证”且带有校徽标志的“北京理工大学”账号后,他回复“导航”进入相关页面。在多达十几项的功能中转来转去,除了看到很多交友、二手交易的帖子外,想了解学校专业设置等基本信息的小林一无所获。
小林后来发现,这个“北京理工大学”账号的认证信息显示为“来自腾讯微博的认证资料某某社区网站”,并没有北京理工大学官方开通的信息提示。“这个账号使用了学校名称,还加V认证过,很容易被视为官方账号,但净是些广告和二手交易的帖子,不仅影响学校形象,也让用户不知所措。”小林说。
针对小林的疑惑,记者与北京理工大学取得联系,该校宣传部门负责人确认,到目前为止,学校从未开通以“北京理工大学”为名称的官方微信账号。
小林的遭遇并非个例。与“北京理工大学”一样,微信公众平台上类似的大学“幽灵账号”比比皆是,记者略花时间搜索了一下,就找到了2个“北京服装学院”、3个“中山大学”、4个“暨南大学”、5个“东北师范大学”,让人难以分辨。
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记者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找到一个名为“南京检察院”的账号,点击进去发现,推送的竟是一家信息公司的广告。为此,记者致电南京市人民检察院,该院宣传部门人士表示“从未听过”这个微信账号,该院也未开通过微信公众账号。记者发现,同时推送该公司广告信息的还有“南京法院”微信公众账号。